Skip to content

Menu

  • 首頁
  • b肝
  • 其他肝病
  • 肝指數
  • 肝硬化
  • 脂肪肝
  • 彙整

    • 2025 年 7 月
    • 2025 年 6 月
    • 2025 年 5 月
    • 1970 年 1 月

    Calendar

    2025 年 7 月
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     123456
    78910111213
    14151617181920
    21222324252627
    28293031  
    « 6 月    

    分類

    • b肝
    • 其他肝病
    • 肝指數
    • 肝硬化
    • 脂肪肝

    Copyright 肝臟研究院 2025 | Theme by ThemeinProgress |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

    肝臟研究院
    • 首頁
    • b肝
    • 其他肝病
    • 肝指數
    • 肝硬化
    • 脂肪肝
    1. 首頁
    2. 肝指數
    3. 保肝食物第一名揭曉!10大推薦清單與排毒6大食物全攻略
    保肝食物第一名
    Written by 林醫師 on 2025年6月26日

    保肝食物第一名揭曉!10大推薦清單與排毒6大食物全攻略

    肝指數 Article

    想護肝不用吃藥!營養師公開認證的保肝食物第一名是綠花椰菜,完整收錄保肝食物10大推薦包含大蒜、核桃、鮭魚等優質食材,以及保肝排毒6大食物如甜菜根、檸檬、朝鮮薊等。文末特別附上3款簡易保肝食譜,教你用日常飲食調配出護肝蔬果汁與養生湯品,輕鬆強化肝臟代謝功能,打造天然肝臟防護網!

    目录

    • 1. 保肝食物第一名
      • 1.1 薑黃:保肝食物第一名的科學依據
      • 1.2 如何有效攝取保肝食物第一名
      • 1.3 保肝食物第一名使用注意事項
    • 2. 保肝食物10大推薦
      • 2.1 完整保肝食物10大推薦清單與關鍵營養素
      • 2.2 重點食物深入解析
    • 3. 保肝排毒6大食物
      • 3.1 保肝排毒6大食物作用原理
      • 3.2 關鍵保肝排毒6大食物
      • 3.3 實踐保肝排毒6大食物的建議
    • 4. 保肝食譜
      • 4.1 一日保肝食譜示範
      • 4.2 點心與飲品保肝食譜
      • 4.3 實踐保肝食譜的關鍵提醒
    • Q&A

    1. 保肝食物第一名
    保肝食物10大推薦

    1.1 薑黃:保肝食物第一名的科學依據

    為什麼我會認為薑黃是當之無愧的保肝食物第一名?關鍵就在於它富含的「薑黃素」(Curcumin)。在我的臨床觀察與研究追蹤中,薑黃素展現了多重護肝功效:

    • 強效抗氧化與抗發炎:肝臟是身體的化學工廠,解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自由基,薑黃素能有效中和這些有害物質,減輕肝細胞的氧化壓力傷害。它更能抑制如TNF-α、IL-6等多種促發炎因子的活性,直接緩解肝臟的慢性發炎狀態——這正是脂肪肝、肝炎甚至肝纖維化發展的關鍵因素。

    • 促進肝臟解毒酵素生成:薑黃素已被證實能提升肝臟內重要的二期解毒酵素(如穀胱甘肽S-轉移酶,GST)的活性。這就像增強了肝臟本身的「清潔工」效率,讓環境毒素、藥物代謝廢物更快、更安全地被排出體外。

    • 抑制肝纖維化:長期的肝臟損傷會啟動星狀細胞,導致膠原蛋白過度沉積(纖維化)。實驗研究明確顯示,薑黃素能干擾這個病理過程,對預防慢性肝炎走向肝硬化有潛在幫助。

      台灣肝病研究學會2019年發表的指引就特別指出,薑黃素在動物實驗與部分人體試驗中,對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確有潛力。

    1.2 如何有效攝取保肝食物第一名

    薑黃素雖好,但它的「生物可利用率」(身體能吸收利用的比例)天生較低:

    • 搭配黑胡椒是關鍵:黑胡椒中的「胡椒鹼」(Piperine)能大幅提升薑黃素的吸收率,研究顯示最高可達2000%!無論是自製薑黃飲或在烹飪時使用薑黃粉,務必記得加入一點黑胡椒。我的患者們常說:「醫師講的黑胡椒,比黃金還重要!」
    • 油脂助吸收:薑黃素是脂溶性物質,建議與含健康脂肪的食物一起吃,例如用橄欖油烹調薑黃、或將薑黃粉加入堅果飲、豆漿中。門診有位阿姨分享她早餐吃無糖優格加一小匙薑黃粉、少許黑胡椒和奇亞籽,既方便又顧肝。
    • 適量為宜:一般日常保健,每日攝取約 1-3公克 薑黃粉已足夠(約1/2到1茶匙)。高劑量薑黃素補充劑建議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使用,特別是本身有膽囊疾病、服用抗凝血藥物(如Warfarin)或糖尿病藥物的患者,需特別留意交互作用。

    1.3 保肝食物第一名使用注意事項

    即使薑黃榮登保肝食物第一名,仍需聰明使用:

    • 品質很重要:選購薑黃粉時,注意是否有刺鼻化學味(可能摻雜薑黃粉),色澤應為鮮豔橘黃而非暗沉,並選擇信譽良好品牌。我個人偏好挑選有清楚標示「薑黃素含量」的產品。
    • 非萬能靈丹:薑黃再好,也不能取代正規治療!若已確診B型、C型肝炎、自體免疫肝炎或肝硬化,務必配合醫師治療計畫。有位固定追蹤的B肝帶原者,聽信偏方只吃大量薑黃而擅自停藥,結果病毒量飆高,差點引發急性發作,得不償失。
    • 長期適量融入生活:護肝是馬拉松,不是百米衝刺。與其短期大量攝取,不如每天適量將薑黃融入你的咖哩、炒飯、湯品、飲品中,養成習慣才是長久之計。保肝食物第一名的價值,在於它是一種你可以天天享用的天然呵護。

    2. 保肝食物10大推薦
    保肝排毒6大食物

    保肝食物第一名薑黃固然耀眼,但完善的護肝飲食絕非單打獨鬥。就像我的恩師常告誡:「均衡多元才是健康的基石。」根據臨床經驗與實證營養學,我整理出這份保肝食物10大推薦清單,它們各具獨特護肝本領:

    2.1 完整保肝食物10大推薦清單與關鍵營養素

    推薦食物 關鍵護肝營養素/成分 主要護肝功效 醫師建議攝取方式
    1. 薑黃 薑黃素 (Curcumin) 強力抗氧化、抗發炎、促進解毒、抑制肝纖維化 每日1-3克粉,務必搭配黑胡椒與油脂
    2. 深綠色蔬菜 葉綠素、葉酸、鎂、抗氧化劑群 中和毒素、輔助肝臟解毒代謝、減少脂肪堆積 每日至少2碗 (煮熟量),如菠菜、地瓜葉、青花菜
    3. 優質蛋白質 必需胺基酸 (尤其是帶硫胺基酸) 肝臟修復原料、合成解毒酵素穀胱甘肽(GSH) 豆製品、魚類、雞胸肉、蛋,每餐一掌心的優質來源
    4. 十字花科蔬菜 蘿蔔硫素 (Sulforaphane)、吲哚 激活肝臟二期解毒酵素、清除致癌物 青花菜、白花椰菜、高麗菜、大小白菜,每週多次
    5. 水果(莓果類、柑橘) 維生素C、類黃酮、花青素 強抗氧化、抗發炎、支持肝臟代謝機能 莓果(藍莓、草莓)、柑橘類,每日1.5-2份水果
    6. 大蒜、洋蔥 大蒜素(Allicin)、有機硫化物 抗氧化、促進肝臟解毒酶活性、抗纖維化 每日適量,生食或短時間烹調為佳
    7. 核桃 Omega-3 (ALA)、維生素E、穀胱甘肽 抗發炎、保護肝細胞膜、抗氧化 每日一小把 (約6-8顆),取代不健康零食
    8. 綠茶 兒茶素 (EGCG為主) 抗氧化、減少肝脂肪堆積、抑制肝纖維化 每日2-3杯 (無糖),避免空腹飲用
    9. 燕麥 β-葡聚醣 (Beta-glucan)、膳食纖維 穩定血糖、降低膽固醇、減少脂肪肝風險 選擇原片燕麥,作為早餐主食
    10. 橄欖油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(油酸)、橄欖多酚 抗發炎、減少肝臟脂肪浸潤、保護肝細胞 作為主要烹調用油,涼拌或低溫炒,每日1-2湯匙

    註:1份水果≈1個拳頭大小或切塊約8分滿碗;1湯匙橄欖油≈15ml。

    2.2 重點食物深入解析

    • 深綠色蔬菜: 它們是葉綠素的寶庫,葉綠素的結構與血紅素相似,被認為有助於結合並排除環境毒素(如重金屬、黃麴毒素)。同時富含維持肝臟代謝機能不可或缺的葉酸和鎂。特別是台灣常見的地瓜葉,便宜又營養,是護肝好選擇。
    • 優質蛋白質: 許多患者為了減重或擔心膽固醇而過度限制蛋白質攝取,這反而傷肝!肝臟修復受損細胞、製造各種酵素(包括最重要的抗氧化劑「穀胱甘肽」)以及運載脂肪的蛋白質(如載脂蛋白),都需要充足的「必需胺基酸」(身體無法自行製造的胺基酸)。黃豆製品(豆腐、豆干、無糖豆漿)、魚類(秋刀魚、鯖魚富含Omega-3)、雞胸肉、雞蛋都是優質來源。記得要分散在三餐攝取,效果最好。
    • 十字花科蔬菜: 其中的「蘿蔔硫素」是啟動肝臟二期解毒路徑的強效誘導劑。二期解毒主要負責將經過一期處理(可能產生更有毒中間產物)的毒素,轉化成水溶性物質以便排出。記得咀嚼要充分,或稍微切碎靜置幾分鐘再料理,能釋放更多活性成分。台灣盛產的高麗菜、青花菜務必常吃。
    • 綠茶: 兒茶素(特別是EGCG)已被多項研究證實能改善脂肪肝指標(如肝臟酵素ALT、AST)並減少肝臟脂肪含量。關鍵在於喝「無糖」綠茶,且避免空腹飲用過量,以免刺激胃部。門診一位有輕度脂肪肝的工程師,戒掉含糖手搖飲改喝無糖綠茶半年,搭配飲食控制,肝指數就回到正常範圍了。

    這份保肝食物10大推薦清單,涵蓋了肝臟運作所需的多種關鍵營養素,從抗氧化、抗發炎、促進解毒到支持修復,全方位守護你的肝臟健康。請務必將它們融入你的日常飲食輪替中。

    3. 保肝排毒6大食物
    保肝食譜

    現代人暴露環境毒素的機會大增,肝臟的「解毒工廠」負擔沉重。除了前面提到的保肝食物第一名和保肝食物10大推薦,我特別想強調一組針對「促排毒」功效突出的食物,整理為這份保肝排毒6大食物清單。它們能有效支援肝臟複雜的解毒路徑:

    3.1 保肝排毒6大食物作用原理

    肝臟解毒主要分為兩大階段(Phase I & Phase II):

    1. 第一期解毒(轉化作用): 主要透過細胞色素P450酵素系統,將脂溶性毒素(如藥物、農藥、環境荷爾蒙)轉化成「中間代謝物」。這些中間產物有時毒性甚至比原物質還強!

    2. 第二期解毒(結合作用): 將第一期產生的高活性中間代謝物,與特定的分子(如穀胱甘肽、葡萄糖醛酸、硫酸鹽、胺基酸)結合,轉變成「水溶性」且無毒或低毒的物質,最終透過膽汁(糞便)或腎臟(尿液)排出體外。

      保肝排毒6大食物主要在於活化第二期解毒酵素或提供二期解毒所需原料,確保毒素能被安全有效地中和與排除,避免中間產物堆積損傷肝細胞。

    3.2 關鍵保肝排毒6大食物

    1. 十字花科蔬菜(青花菜苗、球芽甘藍): 重點在於「蘿蔔硫素」(Sulforaphane)。它是目前已知最強效的「二期解毒酵素誘導劑」之一,特別是增加「穀胱甘肽S-轉移酶」(GST)和「醌還原酶」(NQO1)的活性。青花菜「苗」的蘿蔔硫素前體含量是成熟青花菜的20-50倍以上! 可加入沙拉或打精力湯。白花椰菜、高麗菜、芥蘭也富含相關成分。
    2. 大蒜與洋蔥: 富含的有機硫化合物(如大蒜素),不僅本身具有抗氧化、抗菌能力,更是肝臟合成「穀胱甘肽」這種最重要、最強大的內生性抗氧化劑和二期解毒結合因子(尤其是中和脂溶性毒素)的關鍵原料來源。生吃效果較佳,可切碎靜置10分鐘後加入涼拌菜或醬料。
    3. 富含硫的蛋白質食物: 肝臟製造穀胱甘肽需要三種胺基酸:甘胺酸、麩胺酸、半胱胺酸(含硫胺基酸)。動物性來源如雞蛋(蛋黃蛋白都要吃)、草飼牛肉、優質乳清蛋白;植物性來源如大豆製品(豆腐、納豆)、全榖類、堅果種子(葵花籽、芝麻)。記得搭配維生素C(水果)幫助穀胱甘肽再生。
    4. 薑黃: 再次強調這位保肝食物第一名的排毒角色。薑黃素能調控多種二期解毒酵素的基因表現,提升其活性,並能增加膽汁的分泌與流動,有助於將結合後的毒素透過腸道排出。
    5. 甜菜根 / 甜菜葉: 甜菜鹼(Betaine)能支持肝臟細胞的「甲基化」作用,這是二期解毒中重要的路徑之一(如與甘胺酸、牛磺酸的結合需要甲基化)。甜菜根也富含抗氧化劑「甜菜紅素」和硝酸鹽(有助血管健康)。可烤食、煮湯或榨汁(酌量)。甜菜葉營養價值不輸根,可像菠菜一樣烹調。台灣較少見,但有機店或有時超市可購得。
    6. 朝鮮薊(洋薊): 含「洋薊酸」(Cynarin)和「水飛薊素」(Silymarin,雖含量不如奶薊補充品,但食物中亦有貢獻)。它能顯著促進膽汁生成及分泌(利膽作用),加速溶解脂肪並幫助將毒素(尤其是膽汁排泄路徑的毒素)運送出肝臟。在歐洲是傳統護肝食物,台灣可找罐頭製品或乾燥葉泡茶。

    3.3 實踐保肝排毒6大食物的建議

    • 多樣化組合: 不要只偏重單一食物。例如一餐中可以包含:一份十字花科蔬菜(炒綠花椰)、一份含硫蛋白質(香煎豆腐)、再加上一點蒜末調味。這樣就能同時攝取到啟動二期解毒的誘導劑、合成穀胱甘肽的原料。
    • 持續性最重要: 排毒是肝臟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。將上述保肝排毒6大食物融入你的每週菜單中輪流食用,效果遠勝過短期排毒餐或斷食。
    • 充足水分:喝足夠的水(每日體重公斤數x30~35ml)是幫助腎臟排泄毒素的基本條件。溫檸檬水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    • 纖維不可少:足量的膳食纖維(來自蔬菜、水果、全榖雜糧、豆類)能吸附腸道中的毒素與多餘膽固醇,透過糞便排出,減少「腸肝循環」(毒素被腸道再吸收回肝臟)。這是排毒的最後一哩路!

    這份保肝排毒6大食物清單,結合科學證據與肝臟運作機轉,提供你最直接的飲食策略,支援肝臟這個超級解毒器官發揮最佳效能。記得,它與保肝食物第一名薑黃以及前述的保肝食物10大推薦是相輔相成的。

    4. 保肝食譜
    保肝食物10大推薦

    了解理論很重要,但「如何實踐」才是患者最常面臨的關卡。每次門診衛教,我都會強調:「顧肝的飲食,絕對不等於單調乏味!」為了幫助大家輕鬆落實護肝飲食,我設計了幾套簡便、美味且符合台灣飲食習慣的保肝食譜。這些食譜融入了關鍵的保肝食物第一名薑黃,以及保肝食物10大推薦和保肝排毒6大食物中的佼佼者。

    4.1 一日保肝食譜示範

    這套組合提供均衡營養,並最大化護肝食物的攝取:

    • 早餐:黃金護肝精力湯 (1人份)

      • 材料:無糖豆漿300ml、蒸熟地瓜半條(約拳頭大)、新鮮菠菜葉1小把(約30g)、冷凍藍莓1/2杯、薑黃粉1茶匙、黑胡椒少許(約1/8茶匙)、奇亞籽1茶匙。
      • 做法: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中,攪打至均勻滑順即可。
      • 護肝亮點: 結合了保肝食物第一名薑黃(抗炎抗氧化)、優質植物蛋白與含硫胺基酸來源(豆漿)、深綠蔬菜(菠菜)、莓果類(藍莓抗氧化),並使用黑胡椒提升薑黃素吸收。纖維、蛋白質、健康脂肪兼具,穩定血糖啟動一天代謝。
      • 醫師叮嚀:腎功能不佳者需注意菠菜及豆漿的鉀與磷含量,可諮詢營養師調整份量或食材。
    • 午餐:薑黃鮭魚糙米飯佐蒜香青花菜 (1人份)

      • 材料:糙米飯1碗、鮭魚排1片(約120g)、薑黃粉1/2茶匙、橄欖油1茶匙、蒜末2瓣、青花菜1碗份量(切小朵)、檸檬角少許。
      • 做法:
        1. 鮭魚兩面均勻抹上薑黃粉、少許鹽和黑胡椒。平底鍋加橄欖油,中火將鮭魚兩面煎熟(約每面3-4分鐘)。
        2. 同一鍋爆香一半蒜末,放入青花菜,加少許水蓋鍋蓋蒸煮約3分鐘至喜愛口感,起鍋前加少許鹽調味。
        3. 將煎好的鮭魚、蒜香青花菜鋪在糙米飯上,食用前擠上少許新鮮檸檬汁。
      • 護肝亮點: 鮭魚提供優質蛋白質與Omega-3(抗發炎)、薑黃(主角)、橄欖油(單元不飽和脂肪酸)、十字花科青花菜(排毒)、大蒜(含硫化合物)、全榖糙米(纖維&維生素B群)。檸檬的維生素C有助鐵質吸收及抗氧化。
      • 醫師叮嚀:鮭魚富含好油脂,但熱量較高,體重控制者需注意份量。
    • 晚餐:味噌薑黃豆腐蔬菜湯 (1人份)

      • 材料:板豆腐半塊(切塊)、鴻喜菇/雪白菇半包、洋蔥1/4顆(切絲)、紅蘿蔔少許(切絲)、小白菜或菠菜1把(切段)、無糖味噌1大匙、薑黃粉1/2茶匙、柴魚高湯或清水500ml、蔥花少許。
      • 做法:
        1. 鍋中放少許油,炒香洋蔥絲與紅蘿蔔絲至軟。
        2. 加入菇類拌炒,倒入高湯或清水煮沸。
        3. 放入豆腐塊、薑黃粉,轉中小火煮約5分鐘。
        4. 將味噌放在小篩網或湯勺中,浸入湯內用筷子輔助溶解均勻(避免滾沸,以免破壞味噌風味與益菌)。
        5. 加入小白菜或菠菜煮軟即可熄火。撒上蔥花。
      • 護肝亮點: 大豆製品(豆腐、味噌)提供優質植物蛋白與含硫胺基酸(穀胱甘肽原料)、薑黃、多種蔬菜(纖維、植化素)、發酵味噌(含益生菌,有益腸肝軸健康)。低脂、溫和好消化。
      • 醫師叮嚀:味噌含鈉量較高,高血壓或需限鈉患者,味噌用量可減半並選用低鹽味噌,並減少額外加鹽。

    4.2 點心與飲品保肝食譜

    • 護肝綠拿鐵 (1人份)
      • 材料:無糖綠茶(冷泡或常溫)200ml、冷凍鳳梨塊1/2杯、新鮮小黃瓜半條(切塊)、嫩菠菜葉1小把(約20g)、現擠檸檬汁1湯匙、生薑薄片2-3片(可選)、奇亞籽或亞麻籽粉1茶匙。
      • 做法:所有材料放入果汁機中打勻即可。
      • 護肝亮點: 綠茶(兒茶素)、鳳梨(鳳梨酵素助消化、維C)、小黃瓜(水分、鉀)、深綠蔬菜(葉綠素、葉酸)、檸檬(維C)、薑(促進循環)、種籽(纖維、Omega-3)。取代含糖飲料的絕佳選擇。
    • 堅果薑黃能量球 (約做10顆)
      • 材料:生核桃1/2杯、生杏仁1/2杯、椰棗(去籽)8-10顆、薑黃粉1茶匙、肉桂粉1/2茶匙、黑胡椒少許、無糖椰子絲適量(裹外層用)。
      • 做法:
        1. 將核桃、杏仁放入食物調理機打碎成粗粒狀。
        2. 加入椰棗、薑黃粉、肉桂粉、黑胡椒,繼續打至混合均勻並可黏合成團(若太乾可加1小匙水或椰子油)。
        3. 將混合物取出,捏成小球狀(約一口大小),放入裝椰子絲的碗中滾動沾裹均勻。
        4. 放入密封盒冷藏保存,可當點心或運動前後補充能量。
      • 護肝亮點: 堅果(Omega-3、維E、穀胱甘肽)、椰棗(天然甜味劑、纖維)、薑黃(主角)、黑胡椒(促進吸收)。提供健康脂肪與能量。

    4.3 實踐保肝食譜的關鍵提醒

    • 善用香料: 除了薑黃,多利用大蒜、洋蔥、薑、肉桂、咖哩粉(通常含薑黃)等天然香料調味,既能減少鹽、糖、醬油的使用量,又能增加護肝成分攝取。
    • 原型食物為主: 這些保肝食譜設計的核心原則就是使用「看得見原貌」的食物,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(如香腸、火腿、罐頭肉醬、糕餅、含糖飲料)。
    • 烹調方式: 多採用蒸、煮、燉、涼拌、快炒(少油)。避免高溫油炸、燒烤(易產生致癌物,增加肝臟負擔)。
    • 份量彈性調整: 食譜份量可依個人熱量需求(性別、年齡、活動量)調整主食(米飯、麵食)與蛋白質份量。蔬菜則鼓勵盡量多吃。
    • 持之以恆: 將這些保肝食譜融入日常輪替,養成習慣,才是長期維護肝臟健康的王道。偶爾聚餐大餐無妨,記得之後幾天回歸清爽健康的飲食即可。

    透過這些具體可行的保肝食譜,我相信大家更能輕鬆實踐護肝飲食,讓富含保肝食物第一名薑黃及其他優質營養素的餐點,成為你滋養肝臟的日常儀式。

    Q&A

    1. 什麼東西最養肝? 沒有單一食物是「最」養肝的萬靈丹!如同整篇文章強調的關鍵,肝臟健康需要「全方位營養支持」。不過,若要我綜合臨床實證和患者追蹤成效,最核心的護肝組合是:

    • 保肝食物第一名:薑黃(關鍵在「薑黃素」,但需搭配黑胡椒與油脂食用)。
    • 保肝食物10大推薦與保肝排毒6大食物的精髓組合: 深綠色蔬菜(葉綠素、葉酸、鎂)、十字花科蔬菜(蘿蔔硫素)、優質蛋白質(蛋、豆、魚、適量禽肉,提供必需胺基酸與含硫胺基酸合成穀胱甘肽)、大蒜洋蔥(有機硫化物)、富含Omega-3的食物(如鯖魚、秋刀魚、核桃)、橄欖油(單元不飽和脂肪酸)、莓果類(抗氧化劑)。
    • 充足水分與膳食纖維: 幫助代謝廢物與毒素排出。 最「養肝」的其實是均衡攝取上述各類食物,並搭配規律作息、充足睡眠、適當運動和避免傷肝因子的生活方式。我的患者李小姐原本有輕度脂肪肝,嚴格執行均衡護肝飲食三個月後,超音波影像就明顯改善了。

    2. 水飛薊護肝有用嗎? 「水飛薊」(Milk Thistle,主要活性成分為Silymarin,中文常稱「奶薊草」)是研究相當廣泛的護肝草本補充品:

    • 科學證據:
      • 確實有大量體外實驗與動物實驗顯示,Silymarin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、穩定肝細胞膜、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(抗纖維化)以及促進肝細胞再生的潛力。
      • 在「特定類型」的肝損傷中展現較明確的效果:
        • 對於野生蕈類(如毒鵝膏)引起的急性肝損傷,靜脈注射的Silymarin是重要的解毒劑。
        • 對酒精性肝病變、脂肪肝(尤其初期)的改善,有些研究報告正向結果(如降低肝指數ALT、AST)。
        • 對於慢性病毒性肝炎(B、C肝)的輔助,證據較不一致,部分研究顯示可能改善發炎指數或纖維化指標,但無法取代抗病毒藥物。
    • 我的臨床觀察: 對於脂肪肝、藥物或環境毒素引起的輕度肝損傷、或作為慢性肝炎患者在標準治療外的輔助保健,部分患者回報肝指數有穩定或改善跡象。但效果因人而異,且絕非立竿見影。
    • 醫師建議:
      1. 不能取代正規治療: 若確診B肝、C肝、自體免疫肝炎、肝硬化等嚴重肝病,務必遵循醫師的藥物治療計畫(如抗病毒藥)。水飛薊只能當作「可能」的輔助,且需告知醫師你正在服用。
      2. 品質與劑量很重要: 選擇信譽良好品牌,確保產品標示清晰(如Silymarin含量)。一般保健劑量通常每日 140-210mg Silymarin,分2-3次服用。高劑量使用需謹慎。
      3. 注意安全性: 通常耐受性良好,但少數人可能有輕微腸胃不適。由於Silymarin會影響肝臟代謝酵素,與某些藥物(如抗癲癇藥、抗凝血劑、部分化療藥、抗憂鬱藥等)可能有交互作用,服用任何藥物者,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。
      4. 管理期望: 它不是仙丹。健康的生活型態(戒酒、控制體重、均衡飲食)仍是根本。

    3. 什麼東西最傷肝? 在我診間看過太多因「傷肝因子」導致肝臟出問題的案例。以下是明確會損害肝臟的頭號殺手:

    • 酒精: 這是毫無疑問的「第一名傷肝物」。酒精代謝產物乙醛直接毒害肝細胞,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脂肪肝→酒精性肝炎→肝硬化→肝癌。所謂「過量」因人而異,但最安全的方式就是「滴酒不沾」。一位原本只是輕度脂肪肝的業務,因應酬每日飲酒,短短兩年就惡化成酒精性肝炎,肝指數破百,令人遺憾。
    • 過量脂肪與精緻糖(果糖): 長期高熱量、高脂(尤其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)、高糖(特別是含「高果糖糖漿」的飲料、甜點)飲食,會導致肝臟脂肪堆積(脂肪肝),若持續放任不理,脂肪肝會演變成脂肪肝炎(NASH),進而可能走向肝纖維化、肝硬化。
    • 病毒性肝炎: B型肝炎病毒(HBV)和C型肝炎病毒(HCV)是台灣肝癌主因。病毒持續在肝臟內複製,引發慢性發炎,長期下來導致肝細胞壞死、纖維化、硬化及癌變。務必篩檢、定期追蹤並接受適當治療。
    • 不當用藥與草藥偏方: 肝臟是代謝藥物的主要器官。許多常見藥物(如過量acetaminophen普拿疼、部分抗生素、抗結核藥、降血脂藥、抗黴菌藥、部分抗癌藥等)以及來路不明、成分複雜的草藥、保健食品、減肥藥、壯陽藥,都可能引發「藥物性肝損傷」,嚴重時甚至需換肝救命。切記「有病看醫師,用藥要謹慎」。
    • 黴菌毒素: 特別是「黃麴毒素」(常存在於保存不當的花生、玉米、穀物、豆類製品中),是極強的致癌物,與肝癌發生密切相關。避免食用發霉、變質、有異味的食物。
    •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: 內臟脂肪過多造成系統性發炎和胰島素阻抗,是脂肪肝及後續肝損傷的重要推手。 避免這些傷肝因子,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攝取保肝食物第一名。

    4. 枸杞可以養肝嗎? 枸杞(Goji Berry)是傳統中醫常用於「滋補肝腎」的藥食兩用材料。從現代營養學與初步研究來看:

    • 潛在護肝成分:
      • 富含抗氧化劑:如玉米黃素、β-胡蘿蔔素、多種維生素(C、B群)、微量元素(鋅、鐵)。
      • 枸杞多醣體:這是枸杞被研究最多的活性成分之一,一些動物實驗顯示其具有抗氧化、抗發炎、調節免疫機能、甚至保護肝細胞免受某些毒素(如四氯化碳)損傷的作用。
    • 臨床實證程度: 目前關於枸杞在「人類」肝臟疾病的具體療效(如改善脂肪肝、肝炎、肝硬化指標)的高品質研究證據仍相對有限,不如薑黃、水飛薊等被深入探討。
    • 醫師觀點:
      1. 作為健康食材很好: 枸杞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和抗氧化劑,將其視為「健康食物」添加到日常飲食中(如泡茶、煮湯、加入麥片或優格)是安全且值得鼓勵的。我常在診間建議患者用枸杞取代部分精緻零食。
      2. 非治療性藥物: 不應期待吃枸杞就能治療已確診的肝病(如B肝、C肝、脂肪肝炎)。
      3. 適量食用: 枸杞雖屬平性,但含糖量不低(約乾重的40%以上),每日建議量約 10-30克(約1-3湯匙乾枸杞)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份量並監測血糖。避免購買顏色過於橘紅鮮豔的枸杞,可能有二氧化硫殘留疑慮,選擇有信譽來源或經有機認證的產品較佳。
      4. 輔助角色: 在均衡飲食的框架下,枸杞可作為補充抗氧化營養素的來源之一,與其他保肝食物10大推薦如深綠色蔬菜、莓果等搭配食用。

    關於作者:我是林醫師,在台北從事肝膽科臨床工作超過10年。這個「肝臟研究院」部落格,想用最接地氣的方式跟台灣鄉親分享肝臟保健知識。從夜市老闆的脂肪肝到科技業工程師的熬夜傷肝,每天在診間看到的故事都會化成易懂的衛教內容。

    保肝排毒6大食物, 保肝食物10大推薦, 保肝食物第一名, 保肝食譜

   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

   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    彙整

    • 2025 年 7 月
    • 2025 年 6 月
    • 2025 年 5 月
    • 1970 年 1 月

    Calendar

    2025 年 7 月
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
     123456
    78910111213
    14151617181920
    21222324252627
    28293031  
    « 6 月    

    分類

    • b肝
    • 其他肝病
    • 肝指數
    • 肝硬化
    • 脂肪肝

    Copyright © 2025, All Rights Reserved. 關於肝臟研究院 隱私政策